暑假到了,皂郊镇下寨子村热闹非凡,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和读书声。几个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,趁着假期回到家乡,免费当起了“小老师”。他们不是来摆架子,而是实打实想帮村里的孩子们过个充实又有意思的暑假。
这些大学生可不是随便教教就算了。他们早早准备好课,带着孩子们学知识、玩游戏、做手工。村里的小孩,平时暑假可能就到处跑着玩,现在有了正经地方学东西,家长们别提多高兴了。大学生们教得认真,孩子们学得开心,课堂上笑声不断,气氛热乎得像过年。
镇上也没闲着,给孩子们安排了一堆好玩又实用的活动。比如,手工课上,孩子们用彩纸、胶水折出各种小玩意,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小能手。还有棋类比赛,小朋友们围在一起,争得脸红脖子粗,脑子却转得飞快。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假期不无聊,还能学到东西。
安全教育也没落下。大学生们给孩子们讲怎么防火、防溺水,教他们遇到危险该怎么办。村里的河沟多,夏天小孩爱往水边跑,安全知识讲到位,家长们心里踏实不少。有一堂课专门讲心理健康,教孩子们怎么调整情绪,遇到不开心的事别憋在心里。这样的课,孩子们听着新鲜,家长们觉得实用。
红色故事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之一。大学生们讲起老一辈革命英雄的故事,孩子们眼睛瞪得大大的,听得特别认真。有的小孩回家还跟爸妈复述,觉得自己像个小英雄。这种课不仅让孩子们知道过去的事,还让他们觉得家乡的历史挺了不起。
大学生们教课也不是光说不练。他们带着孩子们画画、做手工,培养动手能力。有一回,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做了个小房子模型,成品摆在实践站门口,村里人路过都忍不住夸两句。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,骄傲得不得了,觉得自己也能干大事。
这些活动不光对孩子们好,对大学生们也有大帮助。他们从城里回来,站在讲台上,学会了怎么跟人沟通,怎么组织活动。有的大学生说,教课让自己更懂家乡,也更珍惜现在的生活。这种经历,书本上学不到,实打实是成长的机会。
镇上对这事特别上心。每年暑假,皂郊镇都会组织返乡大学生到村里开课,不光在下寨子村,贾家寺村也有。过去几年,已经有70多个孩子参加过这些课堂。家长们聊起来,都说这是个“暖心工程”,既解决了暑假没人管孩子的问题,还让孩子们学到不少东西。
这些课堂还带动了村里的风气。过去,村里人觉得大学生回乡没啥用,现在看到这些年轻人这么用心,大家都觉得他们是村里的骄傲。有的家长还主动给实践站送水果、送水,算是对大学生们的感谢。村里人关系更近了,氛围也更好了。
镇上还计划把这事做得更大。他们想拉更多的社会力量进来,比如找些企业赞助,或者请专业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。目标很简单,就是让孩子们过个有意思又安全的暑假。镇上还说,要让这些活动更贴近大家的生活,办得更热闹,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。
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,不只是知识,还有自信和快乐。他们学会了怎么跟人相处,怎么解决问题。大学生们也在这个过程中,找到了一种回馈家乡的方式。这种事,看似小,却让人觉得特别温暖。
这事还没完。镇上已经在琢磨明年暑假的计划,想让更多孩子受益,也让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。你觉得这样的课堂怎么样?如果是你,会想教孩子们点啥?或者,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课堂里学到啥?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